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12週準備半程馬拉松】2016-12-25 羅布森集集音樂馬拉松 (21K 半馬)

之前一句玩笑話
今朝準備馬拉松

畢業進入職場後 就沒有規律運動
偶爾伏地挺身、仰臥起坐、舉啞鈴
一個多月前
買了雙籃球鞋 打了兩次球

事到如今......

成立:臺中榮總 【I2巴拉刈馬拉松團】


【目標】:2016-12-25 羅布森集集音樂馬拉松 (21K 半馬)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開顱手術夾除破裂之後交通動脈之注意事項/ Tips in clipping ruptured PComA aneurysm】


Tips in Clipping PComA Aneurysm:
1. avoid temporal lobe retraction
2. use pilot clip to turn a ruptured aneurysm to an unruptured one
3. adjust clip position to avoid dog ear


https://youtu.be/IJb0ny1iq8c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Garmin fēnix® 3 HR 大外行使用心得】 (Garmin fenix 3 HR)

只要一有時間
我就是呈現昏睡狀態
假日更是如此

睡覺時:鼾聲驚人 + 呼吸中止 = 短命

常常被某人嘲笑我的粒線體超級無力:充電慢,放電快 ~

買了Garmin fēnix® 3 HR後
順便監測一下睡眠
沒想到
8:29小時的睡眠時間
深層睡眠只有1:41小時
難怪一直覺得睡不飽......囧rz



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2016-09-27 腦部動靜脈畸形破裂 (ruptured cerebellar AVM) 急診手術】臺中榮總 廖致翔 / 崔源生

59歲 女性
左側小腦動靜脈畸形破裂 合併 腦室出血

急診手術

散在型病灶 (diffuse nidus)
手術花了比較長的時間
雖然體力透支
但手術順利完成

前天轉普通病房
今早查房時
看到病人逐漸恢復和盡心照顧她的丈夫
覺得很開心
快要可以鬆一口氣了...

希望病人後續的復健一切順利!
-------------------------------------------------------------------------------

Ruptured Lt cerebellar AVM

feeder: Lt SCA, bil. AICA-PICA variants
ruptured point: a venous pouch near the roof of the 4th ventricle
drainage: Lt superior cerebellar vein

    {糾結成球處皆為病灶,紅色箭頭所指為破裂處。}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2016-10-12 腦部動脈瘤栓塞案例】 臺中榮總 崔源生/廖致翔 醫師

1. 62歲 女性 左側後交通動脈瘤
   
    Lt PComA aneurysm, double-catheter technique, no stent

{綠色為栓塞線圈,藍色箭頭:後交通動脈 (PComA) 與前脈絡叢動脈 (AChoA)}



2. 79歲 男性 右側椎動脈瘤

    Rt VA dissecting aneurysm, stenting + coiling

{左圖:術後 / 右圖:術前}




病人恢復順利!!!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有症狀之腰椎狹窄 (± 腰椎滑脫) 是否需要融合手術?!】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NEJM)
刊登瑞典臨床研究
發現有症狀之腰椎狹窄 (± 輕度腰椎滑脫)
單純減壓手術 vs 減壓併融合手術
臨床效果無差異!!!

lumbar spinal stenosis (± spondylolisthesis)
fusion vs decompression alone: no better clinical outcomes at 2 years and 5 years

Degree of vertebral slip (mm):
fusion group: 7.4±2.6
decompression-alone group: 7.4±2.8

文章出處:http://nej.md/1Sjpznt


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內視鏡入路經蝶竇栓塞頸動脈-海綿竇廔管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臺中榮總 神經醫學中心 介入性腦血管外科
崔源生主任領軍之全球首例治療方式
以內視鏡合併栓塞處理困難治療之頸動脈-海綿竇廔管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並將治療經驗發表於8月份美國神經外科醫學會期刊 JNS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下方Vimeo連結為本院手術影片與技巧分享

https://vimeo.com/170474660
(影片中,栓塞時用槌子敲下去,一針入腦那一刻最 impressive 喔!)



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 X子 (叉子) 餐廳 】


不知不覺
回到臺中落腳已經超過半年
雖然同為榮總
北榮和中榮的風格迥異
不過也逐漸適應中榮的步調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頸椎椎間盤突出/骨刺 造成脊髓壓迫】



國中同學的姑姑因為手腳麻木、無力及步態不穩多年
磁振造影發現有頸椎椎間盤突出/骨刺
造成脊髓和神經根的壓迫
前天幫她開頸椎減壓及前融合手術
手術一切順利




術後 
手部不適立即獲得改善
其他症狀則因為已經持續多年
需合併後續復健治療

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臺北榮民總醫院 神經外科 2016解剖課程】

1. 腦血管顯微手術課程
2. 顯微血管縫合課程
3. 內視鏡顱底課程
4. 腦纖維解剖課程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of Symptomatic Intracavernous Aneurysm】

颱風天的台中 目前平靜

回顧自己幫忙剪輯和配音的手術影片
刊登在美國神經外科學會(AANS)示範手術網站上
心裡還是有種奇妙的感覺

因為累積了一些經驗
再來看許秉權學長流利順暢的手術
依然非常驚豔 ~ !!!

只是搭配自己的癟腳英文配音
反倒有點怪異
好險當初主編和評論沒有挑剔這個配音 XD

神經外科醫師是小眾
希望能在小眾裡 順利渡過外頭的狂風巨浪......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132609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腦部動脈瘤手術 (後交通動脈及前脈絡叢動脈瘤 造成頭痛及單側眼皮下垂)



面對瀕臨破裂的動脈瘤病患
治療者本身同樣承受極大壓力

這是給我極大壓力的案例之一:
48歲女性 無特殊病史
症狀:突發性左眼皮下垂及頭痛
診斷:左側後交通動脈及前脈絡叢動脈瘤壓迫動眼神經

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哪種【頸椎人工椎間盤】不影響術後磁振造影追蹤??

問:哪種【頸椎人工椎間盤】不影響術後磁振造影追蹤??

答:

1. 鈦金屬頸椎人工椎間盤 (ex. Bryan® disc、Prestige LP®、BAGUERA®C) 不影響術後MRI追蹤!!!

2. 非鈦金屬(鈷-鉻-鉬、cobalt-chrome-molybdenum)合金材質(ex, PCM®、Prodisc-C)會造成MRI假影,造成追蹤困難。


MRI clarity of the Bryan, Prodisc-C, Prestige LP, and PCM cervical arthroplasty devices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診斷腦部動脈瘤的誤差案例】臺中榮總 廖致翔/崔源生 醫師

磁振造影 (MRI) 是自費腦部檢查的影像首選,其中的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可檢查腦部血管病變。其成像品質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例如:受檢者能否於檢查過程中保持固定姿勢、磁場大小、有無植入物、訊號擷取時間長短/方式等。

腦部MRA成像品質不如數位減影血管造影 (DSA) 精確,下面提出兩個案例做為參考。欲確認MRA上較小的疑似病灶,仍需以DSA做為標準檢查。

【案例一】

41歲女性
病史:高血壓
症狀:斷續頭痛約一個月
MRA:疑似前交通動脈瘤

(A) 3D MRA:疑似前交通動脈瘤 (箭頭所指處)。
(B) 3D DSA :非動脈瘤,箭頭所指處為病人血管變異,具有兩條前交通動脈,造成環型結構,小動脈從而分出。




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腦部動脈瘤 栓塞術案例】臺中榮總 廖致翔/崔源生 醫師

【案例一:破裂之基底動脈瘤】

46歲男性
症狀:突發性劇烈頭痛及意識喪失
過去病史:洗腎及腎臟移植手術後

急診術前檢查:

(A) 電腦斷層 (CT):蜘蛛膜下腔出血
(B) 3D電腦斷層血管攝影 (CTA):基底動脈瘤
(C) 栓塞前傳統血管攝影 (DSA):基底動脈瘤,位於右側後大腦動脈與上小腦動脈之間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潘懷宗講腦部動脈瘤的觀念錯了!!!】

對於資深模特兒王亭又腦部動脈瘤破裂
因為潘懷宗不是醫療專業人員
把腦部動脈瘤 (cerebral aneurysm) 和腦部動靜脈畸形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搞混
才會做出不正確的評論和建議
(連結:https://youtu.be/B_HqrHFQfzI)

臨床上建議
成人健檢:腦部磁振血管攝影 (cerebral MR angiography),排除血管病灶。
兒童:除非臨床醫師懷疑血管病灶,否則無常規磁振造影 (MRI) 檢查之必要。

關於腦部動脈瘤:
1. 並非腫瘤,是血管的病變。
2. 動脈瘤破裂造成蜘蛛膜下腔出血之發生率為:2-16/十萬人。
3. 破裂後之到院前死亡率約為12 ~ 15%。
4. 好發於中年以上族群,隨著年紀越大,破裂機會增加。
5. 女性動脈瘤破裂發生率約為男性的1.24倍。
6. 抽菸、高血壓、高度酒精攝取、特定家族顯性遺傳疾病等都是危險因子。
7. 電腦斷層血管攝影 (CTA) 是急診第一線診斷動脈瘤破裂之工具。
8. 自費健康檢查可選擇腦部磁振血管攝影 (MRA)。
9. 小於3mm之動脈瘤,CTA及MRA之診斷精確度皆不如傳統血管攝影 (DSA)。

腦部動脈瘤衛教資訊可以參考劉育志醫師團隊製作的衛教海報
(http://medcartoon.com/aneurysm_a4)

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 不爽不要做 = Go Fuck Yourself !!!】

最近華航罷工的紛擾
讓我覺得很煩
若依照程序爭取自己的權益
沒什麼不對呀

有時對自己的工作環境感到沮喪
總有人會說風涼話
" 不爽不要做 "
這真是一句讓人想轉頭就走的話

花幾分鐘做這張投影片
把我心裡話的說出來

當有人說出這句話
就是要別人閉嘴
我也回敬說出這句話的人:Go Fuck Yourself !!!


腦部動脈瘤手術 (破裂之前交通動脈瘤, ruptured AComA aneurysm) (術中破裂, Intra-OP rupture)




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破裂之左側中大腦動脈動脈瘤手術

【破裂之左側中大腦動脈動脈瘤手術】

Ruptured Lt MCA (M1/2) aneurysm

Bill Tsuei大叔騎重機遊美國時
小弟半夜苦戰一台ruptured AComA + PComA動脈瘤後
白天接著開的一台刀
令人難忘的日子呀......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腦部腦膜瘤手術 (巨大嗅溝腦膜瘤, Olfactory Groove Meningioma)



巨大嗅溝腦膜瘤 臺中榮總 廖致翔 / 臺北榮總 任森利 醫師

Olfactory Groove Meningioma VGH TC Chih Hsiang Liao
via bifrontal craniotomy and ligation of SSS for tumor removal




2016年6月12日 星期日

腦部動脈瘤手術 (右側床突旁動脈瘤, Rt paraclinoid aneurysm)



內容更正:
影片最後"完成動脈瘤夾斃"
除惡務盡 動脈瘤除之而後快
但是不夠文雅 稍嫌粗魯
夾斃改為夾閉

另外
手術錄影品質不佳
可能只有更新手術顯微鏡系統才能達到了
期待臺中榮總有經費呀......XD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臺中榮總頸動脈狹窄治療參考流程圖】

【臺中榮總頸動脈狹窄治療參考流程圖】(下載連結)

頸動脈狹窄易導致梗塞性腦中風發生,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有助於預防梗塞性腦中風,近年頸動脈支架置放(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漸為多數病患選擇使用。以下提供臺中榮總頸動脈狹窄治療參考流程圖。


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

【腦出血之血壓控制】投影片

【腦出血之血壓控制】投影片

ORIGINAL ARTICLE

Rapid Blood-Pressure Lower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raig S. Anderson, M.D., Ph.D., Emma Heeley, Ph.D., Yining Huang, M.D., Jiguang Wang, M.D., Christian Stapf, M.D., Candice Delcourt, M.D., Richard Lindley, M.D., Thompson Robinson, M.D., Pablo Lavados, M.D., M.P.H., Bruce Neal, M.D., Ph.D., Jun Hata, M.D., Ph.D., Hisatomi Arima, M.D., Ph.D., Mark Parsons, M.D., Ph.D., Yuechun Li, M.D., Jinchao Wang, M.D., Stephane Heritier, Ph.D., Qiang Li, B.Sc., Mark Woodward, Ph.D., R. John Simes, M.D., Ph.D., Stephen M. Davis, M.D., and John Chalmers, M.D., Ph.D., for the INTERACT2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2013; 368:2355-2365June 20, 2013DOI: 10.1056/NEJMoa1214609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214609#t=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