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診斷腦部動脈瘤的誤差案例】臺中榮總 廖致翔/崔源生 醫師

磁振造影 (MRI) 是自費腦部檢查的影像首選,其中的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可檢查腦部血管病變。其成像品質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例如:受檢者能否於檢查過程中保持固定姿勢、磁場大小、有無植入物、訊號擷取時間長短/方式等。

腦部MRA成像品質不如數位減影血管造影 (DSA) 精確,下面提出兩個案例做為參考。欲確認MRA上較小的疑似病灶,仍需以DSA做為標準檢查。

【案例一】

41歲女性
病史:高血壓
症狀:斷續頭痛約一個月
MRA:疑似前交通動脈瘤

(A) 3D MRA:疑似前交通動脈瘤 (箭頭所指處)。
(B) 3D DSA :非動脈瘤,箭頭所指處為病人血管變異,具有兩條前交通動脈,造成環型結構,小動脈從而分出。





【案例二】

41歲女性
病史:二尖瓣脫垂、腦部外傷
症狀:斷續劇烈頭痛 (服止痛藥後可緩解)、腦內異音約三個月
MRA:疑似後大腦動脈瘤

(A, C) 3D MRA:疑似後大腦動脈瘤 (箭頭所指處)。
(B, D) 3D DSA:非動脈瘤,箭頭所指處為後大腦動脈之轉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